无痛导尿及抗感染的多功能导尿管

导尿术及留置导尿术是临床治疗各类疾病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法,目前使用的导尿管在临床置管、留置及拔管过程中存在诸多难题。由于现阶段使用的导尿管基材均为疏水性基材,表面摩擦系数大

一次性使用无菌硅胶导尿管   普通型   /  涂层型  /  注药型

研发背景

导尿术及留置导尿术是临床治疗各类疾病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法,目前使用的导尿管在临床置管、留置及拔管过程中存在诸多难题。由于现阶段使用的导尿管基材均为疏水性基材,表面摩擦系数大,易损伤尿道黏膜,球囊压迫刺激膀胱黏膜,导致患者痛苦,烦躁不安,诱发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另一方面也引起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的高发生率。CAUTI是医源性尿路感染最常见的原因,其发生率占尿路感染的80%,也是全球第二大常见的院内感染,国内外医院每年均需斥巨资用于CAUTI的预防和治疗。因此除了规范导尿管的使用和护理,新型多功能导尿管的研究开发,是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技术叠加 超滑 镇痛 抗菌多功能

技术路线一:康百年医疗针对硅胶导尿管表面摩擦系数较大的问题,采用符合生物相容性要求的亲水材料对导尿管表面做涂层处理,遇水即刻产生超滑保护层,既保护尿道黏膜不易受损,减轻患者疼痛感,又能阻止细菌定植,降低或延缓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和尿盐沉淀结垢,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

技术路线二:康百年医疗对多腔导尿管的结构进行技术改进,将其中一条腔道进行激光打孔,形成前、中、后区域多孔出药,使药液通过专用注药口注入,均匀渗透到整个尿道,从而保证在置管、留置及拔管时注入镇痛药物,患者全程无痛,还可在留置和拔管时注入抗菌药物,阻止尿道黏膜组织上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减少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的发生。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普通型导尿管

按临床常规导尿术的规程要求操作

二、亲水涂层超滑型导尿管

使用前打开包装,取出产品,先用无菌水或注射用水湿润管体,表面即刻激活形成润滑层,然后按普通导尿管导尿术的规程要求操作

三、镇痛抗菌注药型导尿管

使用时除按临床导尿术常规要求外,还需注意以下操作方法:(若有涂层,需预先激活) 

插管及留置--患者经尿道口局麻或导尿管头端涂抹利多卡因软膏插管后,可减轻应激反应,然后医护人员通过导尿管的注药口注入局部麻醉镇痛药(约5ml),在尿道的前、中、后端均匀释放药液,2至3次后,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耐受症状,给药次数和间隔时间根据患者对导尿管的耐受程度而定,也可以通过微量泵持续均匀向尿道微量注入镇痛药物。正常情况下,在48小时患者基本适应后,改用抗生素溶液注入或者每天注入一次抗生素抑制尿道内病原菌定植,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拔 管--导尿管在留置过程中易与尿道黏膜发生不同程度的粘连,使拔管变得困难,且容易损伤尿道黏膜,因此在拔管前三小时,经注药口注入微量含抗菌药物的生理盐水(约5ml),拔管前1小时再注入局麻镇痛药(约5ml),对尿道进行湿润和麻醉,可减轻粘连现象,做到无痛拔管,减少拔管后并发症的发生。

 

适用科室

泌尿科、ICU、神经科、烧伤科、急诊科、康复科、肿瘤科、手术室等

 

适用人群

急慢性尿潴留、尿失禁、前列腺肥大、需要精确测量尿量的重症患者、长期卧床或被迫体位患者、外科手术的围手术期患者等

 

规格型号

 

型号

规格(Fr)

普通型

双腔普通型(含儿童)

6、8、10、12、14、16、18、20、22、24

三腔冲洗型

14、16、18、20、22、24

涂层型

双腔超滑涂层型(含儿童)

6、8、10、12、14、16、18、20、22、24

三腔超滑涂层冲洗型

14、16、18、20、22、24

注药型

三腔注药型

14、16、18、20、22、24

三腔超滑涂层注药型

14、16、18、20、22、24

涂层型-亲水超滑涂层     注药型-镇痛抗菌注药

 

镇痛药物配方

 

成人: 2%利多卡因4-8ml/次

0.5-1%丁卡因4-8ml/次

儿童: 1%利多卡因4-8ml/次

或根据临床需要选择中长效局麻药

 

抗菌药物配方

0.3% 左氧氟沙星   5ml/次

以上药物配方仅供参考,以临床医生意见为准